【期刊信息】

Message

刊名:中国校外教育
曾用名:中国校外教育(理论);中国校外教育(理论) )
主办:中国儿童中心
主管: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
ISSN:1004-8502
CN:11-3173/G4
语言:中文
周期:旬刊
影响因子:0.43235
被引频次:130261
期刊分类:理论与管理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快评丨“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”成立,减轻焦虑

来源:中国校外教育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6-16

作者:网站采编

关键词:

【摘要】真正给家长与学生减负,还需要校内校外的联动。 6月15日,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,一直乱象频出的校外教育培训将有专职部门管理。据介绍,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

真正给家长与学生减负,还需要校内校外的联动。

6月15日,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,一直乱象频出的校外教育培训将有专职部门管理。据介绍,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承担面向中小学生(含幼儿园儿童)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,指导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党的建设,拟订校外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。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(含线上线下)机构设置、培训内容、培训时间、人员资质、收费监管等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,组织实施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治理,指导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执法。指导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等活动。及时反映和处理校外教育培训重大问题。

近年来,校外教育培训出现种种乱象。其中,有不符合资质的教育机构进行地下经营,侵犯消费者权益;有机构即使资质合法,却仍以虚假宣传、包装名师、欺诈式课程、违规收费等方式经营;还有一些学校与教师,选择与校外培训机构“联手”,将校内课堂当成了推广校外培训的舞台。据报道,从全国12315平台投诉举报情况看,2020年全年受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15.5万件,占投诉举报总量的8.2%。2021年第一季度,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达到4.71万件,同比增长65%,排名升至第3位。

被视为风口的线上培训,更是演变为许多在线教育机构的“烧钱”营销大战,将流量摆在第一位,引发恶性竞争,甚至催生了不少资金链断裂的落跑企业。同时,这些强调规模的在线教育,有些无法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,不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教育体验。

至于刻意制造焦虑,以“您来,我们培养您孩子;您不来,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”“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”之类的营销话语逼迫家长“买单”,更是社会一大痛点。沉重的经济负担也让许多家长头痛,有调查数据显示,47.8%的学生每月用于校外培训的费用超过1600元,近20%的学生表示每月培训费用超过3200元。有观点认为,校外教育培训正在形成学校教育之外的另一个“教育体系”。

针对这些问题,常有人恨不能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悉数取缔,但这种“一刀切”思维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,仅仅是一种情绪性表达。校外教育培训原本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与延伸,可以为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选择,存在有其合理性。

至于校外教育培训的泛滥与乱象,则是教育自身所存在问题的延伸,并非一朝一夕之事。这个行业需要的是监管而非取缔,监管更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发展。

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的复杂,有着先天性因素。

一方面教育体制改革仍在尝试之中,固有“唯分数论”的应试思维仍然存在。也正因此,许多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,采取各种措施规避相关规定,通过包装课程等手段教授超纲课程,并将答题和考试的套路当作最重要的营销卖点。即使是本应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的琴棋书画教育,也被赋予了太多附加意义,反而进一步造成了学生的压力,这种压力也成为不少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制造焦虑的依据。

另一方面,家长重视教育,舍得为孩子花钱,因此催生了庞大市场,大量热钱涌入。但另一方面,一些家长又往往不懂教育。最爱盯着“别人家孩子”,容易形成一窝蜂,给不良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,也让孩子在疲于奔命中失去学习兴趣。

也正因此,对校外教育培训的监管,首先需要的是学校教育的改善与进步。

比如近年来一直受到关注的放学时间问题。小学生三四点放学,家长还在上班,只能选择校外教育培训机构。很多时候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东西,仅仅是有个地方可以“寄存”孩子。针对这一痛点,此前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》中已经强调,学校应当加强课后服务工作,以增加校外培训可替代性。

又比如对培训范围的监管,禁止超前教育、提前教育,尊重孩子成长规律,当然是正确做法,但家长的痛点却也恰恰在此——你不超前教育,尊重孩子成长规律,但如果其他人都抢跑,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家孩子考试不如别人。这固然是阵痛,也不等于人生的落后,但在现实中,没有几个家长能无动于衷,还继续坚持比别人慢半拍。即使慢半拍原本是正确的。

过去的一些教育减负经验已说明,要想真的给家长与学生减负,需要的是校内校外的联动。如果学校仍然沿袭单一的应试评价体系,将之视为评价孩子的第一甚至唯一标准,那么“校内减负”必然会引发“校外增负”。近年来校外教育培训的火爆增长,恰恰就是例证。


文章来源:《中国校外教育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xwjybjb.cn/zonghexinwen/2021/0616/777.html


上一篇:教育部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传递何种信号?专
下一篇: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,释放了哪些信